大国的兴衰书评摘录

国家的兴衰与中华民族的浮沉——读《大国的兴衰》有感

国家的兴衰与中华民族的浮沉

——读《大国的兴衰》有感

◎研究室刘丽丽

  《大国的兴衰》是一部广泛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学术巨著。作者保罗·肯尼迪反思了500 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并指出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扩张;大国之衰,衰于国际生产力重心转移,过度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落后。

  作者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通过对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的分析,作者预测了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预言美苏衰落不可逆转,世界将进入多极时代。其中,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实力与美国等大国比较尚有差距,但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前景看好,21 世纪将是太平洋地区的繁荣时期,中日的经济实力可能领先于世界。

  读过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后,发现书中多次提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保罗•肯尼迪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但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也同样十分重要,在国际竞争中应该坚持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格局中,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如何呢?肯尼迪认为,从严格标准上来考查,中国在经济上很落后,任何有关中国财政和产量的人均占有数字,都表明了中国经济上相对落后的状况。造成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包括:历史上长期的军阀混战,日本入侵,以及40年代后期的内战,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客观上中国人口以每年数千万的速度飞速增长, 绝大多数是贫困的农民,使中国人均产值极低,几乎没有为国家创造什么“剩余价值”;主观上大跃进的荒唐抉择、领导人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人为地加剧了经济困难,使发展速度大大降低;外交战略上,50及60年代,中国与许多邻国发生军事冲突,意味着不得不把大部分资源花费到军事力量上去,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尽管如此,新中国在经济建设中仍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1957年,中国的工业产量翻了一番。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实力有了更显著的增强。1980年中国的钢产量远远超过英国和法国,同年中国在世界制成品中的份额已由1973年的3.9%增长到5%,接近西德比例。虽然新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比不上亚洲“四小龙”,但对地大人多的中国来说,成就是相当可观的。因此, 尽管中国经济上有许多不足,但仍能清楚地看到,这个亚洲巨人终于行动起来,决心建立坚实的经济基础,足以使其发挥大国的作用。

  《大国的兴衰》一书出版至今已二十余年,世界沧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向多极方向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基本上印证了保罗·肯尼迪在该书中关于美苏衰落不可逆转,世界将进入多极时代的分析与预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作为新兴国家聚焦世界目光,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愈发重要,这个沉睡中的东方巨人终将毫无疑义地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主要力量。历经五千年沉浮的中华民族,又要在新一轮的历史进程中复兴、崛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中国梦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在历史演进中形成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时倡导天下为公、追求天下大同。这些优秀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构提供了丰富养料,使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相连。

  ——中国梦体现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中国梦代表着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既给整个中华民族明确了一个高远的奋斗目标和辉煌的未来,同时实打实地聚焦和整合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诉求,着眼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得到实惠。中国梦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脚踏实地的;不是空洞无物的,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中国梦承载中华民族未来与希望。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对个人而言,梦想是人活着、奋斗着的重要精神动力,失去了梦想,人们也就没有了精气神,也就失去了精彩的人生;对民族而言,梦想是自立自强的依托,失去了梦想,民族也就没有了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然而,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还要谨慎而理智,《大国的兴衰》中对历史沉浮的勾画对崛起中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经济积累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明确我们发展的目标。无论是大国的兴起,还是大国的衰落,都不可避免地和经济因素直接产生关系。经济是一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一国的兴盛和军事实力的强大必须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当前,我们应一心一意谋发展,脚踏实地地发展自身经济,要把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当作是追求的首要目标;其次,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谋划我们的战略目标。对于当前中国来说,我们应当放眼未来,需要学会发展和等待,不能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也不应急于追求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的扩大,否则,盲目追求赶超战略的结果可能是会导致的经济快速增长破灭,各种危机并发;第三,我们应着力通过内部的改革和自我完善,在国际竞争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适当地扩大国际影响力。只有这样,我们所获得的国际地位才会更加牢固,更加持久。

  《大国的兴衰》一书在中国的流行,是因为它对我们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是因为它向世界各国发出了中国崛起的信号。在回顾大国兴衰史的时候,我们从中获得的更多是对现实的启示,这就是:不论未来世界谁主沉浮,稳定发展,社会和谐,是当今中国的必然选择!而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好书推荐|《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革与军事冲突》

引言

“兴旺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回望过去几个世纪,世界便是一部关于国家崛起与衰落的史书,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的兴起,两极世界的来临,金融革命、工业时代的出现时刻改变着世界格局。

《大国的兴衰》是一本论述重大主题的历史著作,对500年来各国的军事和经济地位作了比较,涉及了战争与力量对比发展周期等诸多理论问题,在以全球性眼光从总体上分析诸大国的兴衰交替方面不乏真知灼见,同时也为那些渴求了解各大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不断变化之背景知识的当代读者提供了大量翔实的材料和评论。

作者不但把军事冲突同经济变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而且在论述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秩序的相互关系中,对 1500 年以来的这一历史时段进行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社会、地理、外交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勾勒出这一历史时段的总貌。

《大国的兴衰》可谓是史论并重,在说古论今之中,充溢着一种强烈的现实感,这不仅对解决战争与和平这一关系人类生存前景的重大问题怀有深沉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更给现代人以启示和教益。

作者介绍

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1945 年出生于英国泰恩塞德,是一名专长于国际关系的历史学家。1966 年毕业于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是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后又赴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0 年起执教于英国东安格利亚(East Anglia)大学,先后任讲师和教授。

图片

1973 年,28 岁的肯尼迪以《萨摩亚的纠纷:对 1878~1900年英、德、美关系之研究》一鸣惊人,被当代美国著名史学家小施莱辛格誉为这一专题的”权威之作”。此后,他又连续出版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兴衰》《英德对抗之缘起,1860~1914》《外交背后的现实:1865~1980 年英国外交政策的影响》(1981 年)和《战略与外交》。因其在外交史领域的杰出贡献,1983 年,肯尼迪被美国耶鲁(Yale)大学聘为教授,并入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曾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和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访问学者,现任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迪尔沃思讲座教授、国际安全研究项目主任。肯尼迪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工业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军事实力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他人书评价

1987年出版的《大国的兴衰》,是保罗·肯尼迪的成名作。该书体系宏大,回顾了1500年以来哈布斯堡家族、英国、法国等大国500年间的兴衰历史,时空范畴纵横交错,内容涉猎极为广泛,涵盖了世界史视野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充分体现了保罗·肯尼迪的全局观,也集中体现了保罗·肯尼迪的大国兴衰观。大国兴衰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保罗·肯尼迪并未落入俗套,他的大国兴衰观着重强调两点认识:一是经济因素与大国兴衰的关系,经济是支撑强国地位的最重要基础,经济因素决定着战争的结局,经济因素影响着国际格局的演变;二是过度扩张与大国衰落的联系,即过度扩张必然导致大国的衰落。

​ ——王羿钦 吉林大学

《大国的兴衰》一书的问世为保罗.肯尼迪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耀。作为历史著作,《大国的兴衰》中不乏作者的价值判断,而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观性的存在,正是该书的生命力之所在。

​ ——李彪 湖南师范大学

1983年从英国来到美国耶鲁大学任教的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写的一本历史书《大国的兴衰》,在今年1月出版以后风靡美国。根据《纽约时报》的调查,到7月上旬为止,这本书已经连续25个星期被列为美国的畅销书之一。肯尼迪教授也成了红人。从两党竞选总统的政界头面人物,到大公司的总裁和大报馆的总编辑们,都纷纷邀请肯尼迪教授去讲解他这本书的观点。美国国会的一些委员会举行听证会时,会上会下也都可以听到人们提到这本书及其观点。

​ ——瞭望周刊

简介

西方的兴起

公元 1500 年被许多学者当作近代和现代的分界线,在此时中西欧诸国能否在世界民族之林脱颖而出尚未见端倪,东方帝国尽管显得不可一世,组织得法,却深受中央集权制之害。

以中国为例,明代中国具有人口、土地、政治、文化、技术等众多先进之处。但是肯尼迪指出中国倒退的关键因素便是保守性——在经济商业层面,政府厌恶商人,抵制私人资本的积累,限制民间贸易,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整个社会发展的活力和进取精神。此时的穆斯林世界和日本、俄国也是如此。

而与此同时,欧洲发生了一场不可阻挡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随着市场关系的发展,欧洲发展出了分散而不受压抑的贸易,由商人、港口和市场发展形成的制度体系,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笼罩着竞争、冒险和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环境。这也为欧洲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哈布斯堡家族争霸(1519—1659)

这一时期进行的战争与“民族国家的诞生”密切相关。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们尽管拥有大量资源,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中把疆域扩得过大,战线拉得过长,使自己日益衰落的经济基础无法维持过于庞大的军队,继而逐步走向衰落。

15 世纪后期到 17 世纪后期这段时间,大多数欧洲国家经历了政治和军事权力实现中央集权的过程——国家税收权力的增加,宗教改革后世俗制度扩大至整个民族,地方语言的推广,交通工具的改善,更为广泛的物资交换,技术的发明,超越大洋的地理发现等等,都使人们为共同的民族的利益而和谐地工作。同时军事因素也推动形成新的民族国家的地理边界与民族意识,推动政治花费的普遍增加,这也就促使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在战争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对于国家的财富资源的小心应用。

金融·地理·战争(1660-1815)

在1600-1815在这个纷乱动荡的时期,西班牙、荷兰等以前的一流强国正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5个主要大国脱颖而出,逐渐主宰了18世纪欧洲的外交,并进行了一系列长期的联盟(这些联盟的成员变化很快)战争。在这一时期,最初由路易十四、后来又由拿破仑统治的法国,是历史上最接近于控制整个欧洲的国家。但是,它的努力总是由于其他强国组成的反对联盟而无法实现,至少是功败垂成。在18世纪初期,供养庞大的常备军和国家舰队耗资巨大,因此能够建立先进的银行借贷系统的国家(如英国)比金融系统落后的对手享有多方优势。

但是,地理位置这一因素,对于决定大国在许多变幻莫测的斗争中的命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有助于说明为什么到1815年时,俄国和英国这两个“侧翼”国家已变得十分重要。两国既可随时参与中西欧各国的斗争,又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而不易受这些斗争影响。此外,进入18世纪后,它们都在确保欧洲大陆均势的情况下,开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最后一点是,在18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这使它更有能力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并挫败拿破仑统治欧洲的企图。

工业化与力量对比(1815—1885)

在这一阶段,长期的联盟战争几乎完全绝迹。在欧洲形成的战略均势,得到了欧洲协调机制下各大国的支持,因为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或试图建立霸主地位。在1815年以后的数十年中,各国政府主要关注的是国内动乱,并在本国所在的大陆不断进行领土扩张(如俄国和美国)。

这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形势,不仅使英国在海军力量、殖民地和商业贸易等方面发展到顶峰,成为全球强国,而且由于良性的相互影响,还有利于它垄断以蒸汽为动力的工业生产。然而,19世纪下半叶,其他一些地区和国家也开始实现工业化,这使国际力量对比逐渐变得不利于传统的一流强国,而有利于那些既有资源,又善于组织利用新生产工具和新技术的国家。在这一时期发生的几场重要战争(如克里米亚战争、美国内战和普法战争等)表明,一些国家之所以在战争中失败,是由于它们未能实现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没有基础稳固的基本工业设施来支持其庞大的军队并制造正在改变战争性质的造价昂贵、结构复杂的武器装备。

“中等强国”的危机(1885-1918)

由于科技进步和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快慢不同,这时的国际体系与50年前相比变得更加动荡,更为复杂。其主要表现是:第一,1880年后,世界列强为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建立更多的殖民地,展开了疯狂的竞争;第二,各国在陆地和海洋竞相加强军备;第三,各国政府为了寻求盟友,准备战争,在和平时期纷纷建立固定的军事同盟。然而,在1914年之前的一个时期内,除了各国为殖民地问题争吵不休和发生了多次国际危机外,每10年统计一次的经济力量增长指数表明,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变化不利于已持续了3个世纪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法国、奥匈帝国和刚刚统一的意大利等传统欧洲强国尽管做出了巨大努力,在竞赛中却逐渐落伍。相比之下,地大物博、横跨大陆的美国和俄国则脱颖而出。在西欧各国中,可能只有德国有足够的力量跻身于未来世界强国之列。另一方面,日本不想把手伸得太长,只想称霸东亚。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变化将给大英帝国带来难以克服的巨大困难。此时,英国确实感到比半个世纪之前更难保卫其全球利益了。

1885-1918中的一些“中等”国家多次陷入危机,整个体制的变动绝非一帆风顺。与之相对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令人目不忍睹、血淋淋的大规模战役,却显示出德意志帝国比沙皇俄国具有某些优势,因为德国的工业生产组织有序,全国上下工作效率很高;而俄国虽然加快了现代化步伐,但仍很落后。在战争的头几个月,德国尽管在东线取得了胜利,在西线却遭到失败,且其盟国在意大利、巴尔干和近东战区也连连败北。由于后来美国出兵,特别是提供经济援助,西方盟国终于拥有战胜其敌对联盟的资源。但是,对所有参战国来说,这都是一场使人精疲力竭的战争。奥匈帝国从地球上消失,俄国发生了革命,德国战败,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也为争取胜利遭受惨重的损失。仅有的例外是日本和美国,前者进一步加强了在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后者到1918年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头等强国。

两极世界的来临(1919-1942)

​ 一战过后,人们在数十年前预测的两极世界终于来临,军事力量对比再次变得与全球经济资源布局一致。这一时期的外交史更多的是以法国以对抗德国未来的复兴为中心的。四年半的“总体战”所造成的人口损失和经济破坏是巨大的,战争的物质损失也是空前的。如果说一些国家受到这场战争的影响更为深重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其他国家所受到的影响就较轻,而且许多国家经过这场战争反而改善了它们的地位。因为事实是,现代战争和被现代战争所刺激起来的工业生产力也有积极作用,如饱受消耗战之苦的欧洲对于工业品、原材料和粮食的需求,刺激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印度和南美部分国家经济发展。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相对力量与苏联和德国成反比。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力量异常强大,但在30年代的萧条时期里,美国也比其他任何大国衰弱的更快,直到30年代末期才开始复苏。除日本外,美国是唯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捞到好处的大国。美国在当时除了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和粮食生产国以外,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债权国家,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黄金储备,但是在世界上的政治影响无法与它强大的工业能力相匹敌。由于1929年的大萧条造成的巨大经济冲击,在1938年之后,美国开始选择在军备上弥补与法西斯国家的差距,增加国防开支。

两极世界的稳定与变革

从军事上看,美国和苏联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始终是一流强国,然而世界生产能力对比的变化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快。从经济指数上看,除去所有小国,多极世界已经再次变为现实。作者表示,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英法两国政府的所有努力无疑都不能挽回“欧洲时代结束”的趋势。在战争中,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50%以上,而整个欧洲(不包括苏联)却下降了25%。欧洲大国的黯然失色主要表现在兵员和军费开支上。贝罗克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个经济特点,正确地描述为“一个绝对空前的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这五支经济力量将决定世界经济的前途和本世纪最后 1/3 时间世界其他方面的未来,因为经济力量是决定其他各种力量的关键。

作者表明,工业化国家对初级产品日益旺盛的需求,与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实行工业化这一事实,意味着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近几十年来要比 20 世纪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二战之后的日本在商业和竞争方面成绩突出,在几十年来持续进行现代化方面树立了蔚为壮观的榜样。书中讨论了“日本奇迹”产生的因素,以及与日本相比,其他各个大国的经济发展显得缓慢的原因。中国在这一时期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乡村地区,小型工业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改善,给乡村带来了基本的医疗和社会保障。

面对21世纪

21世纪后的中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处于“左右逢源”的位置,与邻国保持和平的关系,此时的中国强调维护自身完全独立地位的决心,不赞成两个超级大国对外国的干涉,倾向于与美苏保持等距离。

21世纪的日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因素作用下,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韩国、新加坡、台湾、泰国等新兴工业和地区以其低廉的成本冲击日本原先占有优势的领域,同时美国欧洲对其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迫使日本转向发展高科技产业。但是,当时的日本却在国际关系方面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只好抛出“全方位和平外交”的口号。

作者指出,迈向21世纪,世界强国所追求的伟业具有三重性:为国家利益提供军事安全,满足国民的经济需求,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如果只实现前两项,而没有第三项,必然导致国家在更长的时期里出现相对暗淡无光的前景,而这一直是那些未能适应世界力量变动、发展缓慢的社会的命运。由于地理、政治和文化等原因,一个国家的“方略”永远不会跟另一个国家完全相同。尽管如此,一个基本的论点仍然是存在的:如果在房屋、消费和投资这三个相互竞争的需求中没有大致的平衡,一个大国就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它的地位。

摘录

中国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完全是儒家官吏的保守思想作祟,这种保守思想到了明代因对蒙古人过去强加给他们的变化的憎恨而愈益严重。在这种“复旧”的气氛中,整个上层官吏关心的是维持和恢复旧秩序,而不是在向海外扩张和进行海外贸易的基础上创造更加灿烂的未来。

​ 摘自——明代中国

公元1500年前的几百年中,伊斯兰世界一直在文化和技术上超过欧洲。它的城市很大,具有良好的照明和排水设施,其中有些城市设有大学、图书馆和美丽壮观的清真寺。

​ 摘自——穆斯林世界

西班牙衰落的核心问题是,没有认识到保存一个强大的军事机器的经济支柱的重要性。它一次又一次地采取错误的决策:驱赶犹太人,后来是驱赶摩尔人;中断与外国大学的联系;政府指示比斯开造船厂集中生产大型战船,而几乎完全排斥生产较小的更有用途的商船;出卖专利权、限制了贸易;对羊毛课以重税,使其在国外市场上失去竞争力;西班牙各王国之间的内部关卡不利于商业,造成物价上涨。

所有这一切只是其中一些不明智的决策,这些决策从长远来看,严重影响了西班牙给自己规定的在欧洲(以及欧洲以外)事务中扮演重要军事角色的能力。虽然西班牙大国的衰落痕迹直到17世纪40年代才充分暴露出来,但其原因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存在了。

​ 摘自——实力与弱点

由于自由主义者提出的关于国际和谐和持续的欣欣向荣地主张,以上这些似乎是杞人忧天。他们认为英国最需要的是,政治家们理智行事,避免去干预其他民族争吵的蠢事。主张放任主义的自由主义者甚至争辩说,英国的工商业越是被纳入全球经济并依赖它,对采用可能导致冲突的政策的抑制力就越强大。

​ 摘自——英国充当霸主?

整体感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国家的兴衰成败都与当时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国的兴衰》这本书中的内容所蕴含的哲学观点以及战略思想不仅仅局限于作者笔下所描述的观点,在作者对于这些大国兴衰的分析中,地理位置,民族精神,历史文化,领导体系等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作者的笔下还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历史以及现状有不同的侧重点。然而,始终有一个因素贯穿全文,那就是国家经济,作者无论探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离开国家经济这个最重要的因素,这也从侧面论证了作者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大国地位的首要因素的观点。

​ 作者保罗·肯尼迪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我们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正因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布满荆棘,所以我们每个人更要勇往直前,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一片热土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国家更加强大,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更应该艰苦奋斗,不断努力。

大国的兴衰-混序品书会

思维导图

预算司许铁宁:《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中有很多令人思考的观点。如“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可使一国比另一国得到更大的优势。”

大国是相对与周边国家力量对比和在世界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而言的。大国的兴衰原因不一,但以上两点无疑是导致大国兴衰的重要原因。

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其经济力和军事力等硬实力的增长也不同,必然会导致国力的相对上升与下降。技术突破和组织变革的形式不同,各国的发展速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会不同。

图片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与德国。英国在工业革命后是世界工厂,号称“日不落帝国”,其商业活动和殖民地遍布全球,拥有一支无可匹敌的海军。而此时的德国还面临着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

但到19世纪末,德国已经赶上英国并向其挑战。原因何在:一是德国的发展速度快,二是技术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德国的发展优势更大。

英国是老牌殖民帝国,有广阔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但同时也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需要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其投资也更愿投向海外市场而不是国内技术的革新,从而使生产效率降低,发展速度减缓。

图片

而德国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技术上大力革新与组织形式的改善,使生产效率极大提高,使德国的发展速度和优势更明显。

文中强调大国的兴衰与军事实力和支持军事实力的经济力密切相关。大国或大国联盟之间的战争与军事实力密切相关,而军事实力能否持久与经济力即财政、金融和银行借贷体系的完善密切相关。

但作者在此又好像陷入一个怪圈:即国家在兴盛之初会大力发展经济,而不希望投资于军备与国防。可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的强大又必须有强大的国防作保障。从而会减少经济“投资”, 从长远看,大量的军备支出与管理费用又会使国家陷入财政上困境,走向衰落,从而陷入大国的兴起—衰落的循环中。

图片

实际上,随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外市场和资源依赖程度的提高,必须有强大的军队与国防保驾护航。这会造成军费和国防投资,但同时又可保证经济资源的持续供给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带动科学技术上的变革,促进经济发展。

大国的定义是什么?政治力、经济力、军事力还是外交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当然包括这些,但还有最基本的要素:国土面积、资源、人口数量与质量等。除这些硬实力之外,还有软实力,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

最近国际上又出现了“巧实力”。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着重讲述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对大国兴衰与国际格局的影响,而军事实力又受到财政、金融的影响,诚然经济与军事都是决定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全部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又陷入了经济决定论。

地缘政治理论是探讨大国兴衰的一个重要理论。这里所说的地理因素不仅包括一个国家的气候、原料、农业生产力、传统的商路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它能否比其他国家更容易避免战争,或在战争中避免两线作战等。

图片

地缘政治理论在历史上可找到很多国家的兴衰作为实例。实际上,地缘政治也是综合国力的一种,无论是居于边缘位置还是中心位置,在特定历史时期好处和坏处作用不一。

如英国在欧洲近代历史上由于远离欧洲大陆,享受一种相对和平的环境,在欧洲各强国的争霸活动中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期的法国和德国由于处在西欧的中心,时常受战争之害。但在当今和平年代,法德更容易发挥在欧盟内的领导者角色。

均势政治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外交上起到过重要作用,它要达到的是一种力量的平衡。在均势政治的框架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称霸整个欧洲大陆和世界。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德国、俄国都力图维持这种政治。

图片

书中最初由路易十四,后来又由拿破仑统治的法国,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更接近于控制整个欧洲。”法国称霸失败的原因不是财政和地缘政治,而是违背了欧洲各国普遍认同的均势政治,因而各个国家能结成反法同盟,倾尽财力、军力来打败法国。法国如此,哈布斯堡家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战争是大国兴衰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战争可以检验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即看经济(财政、金融)能否坚持住战争的消耗。

图片

在历史上,一个国家对现有国际格局和体系的挑战与冲击往往通过战争,无论是德国打破英法操作下的凡尔赛体系,还是日本要打破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体系,都是对现有体系的不满。21世纪的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可以摆脱战争实现和平崛起吗?

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与大国的兴衰也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中国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开放与交流受到严重限制,从而导致中国与外界隔绝,在近代历史上逐渐落后于欧洲,接踵而来的是屈辱的近代条约和中华民族的苦难史,这可视之为历史的教训。

总之,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交流越频繁,从外界吸收成果和先进事物的机会就越大,崛起的机会就越大。

【读书报告】大国崛起的路径研究——解读《大国的兴衰》

从欧洲近代至今短短五百年,却已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大国,从最初的哈布斯堡王朝到日不落帝国,再到美苏两极争霸,而今的一超多强。究竟是何原因成就了这些大国?什么又是评判一个大国的标准?今日的中国怎样才能长久的保持大国地位?

图片

解读一:历史转折中的反思之作 (曾鸣撰稿)

《大国的兴衰》一书的作者是英格兰人保罗·肯尼迪。保罗出生于1945年,是当代著名的专长于国际关系的历史学家,曾获得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现任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他在国际关系方面学术造诣颇深,28岁时就以《萨摩亚的纠纷:对 1878~1900年英、德、美关系之研究》一鸣惊人,被当代美国著名史学家小施莱辛格誉为这一专题的“权威之作”。

《大国的兴衰》在1987年出版,1987年是是苏东剧变、世界动荡的年代,两超争雄就在那时转变成一超多强。站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作者回顾了1500年到2000年的世界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作者本人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也谈到,读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本薄薄的文章式的有关各大国不断变化的发展速度的背景知识或者各大国的地缘战略问题的书,而是更多详细的历史背景资料,这本国际关系史上的重量著作就这样出炉了。

由副标题中“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可知这本书主要是从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来论述,但是作者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不像其他的历史学家一样从单独的事件来做文章,而是以全球作为视野背景,以经济、军事、政治、外交和历史等多方面作为观察角度,从根本上阐明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波澜涌起和衰落的规律。

本书一经出版即获得了政界、学术界等的广泛关注。更是由于书中列举到的各大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对比不断变化的参考材料,是以往的经济历史学家和军事历史学家都未涉足过的一个领域,这本书更是填补了大国兴衰史中的一个空白,成为其领域的研究先驱和权威。

解读二:大国的兴衰——波澜壮阔的五百年 (苗开撰稿)

自1500年始,世界便不是原先的世界。一种全新的社会模式逐步席卷全球,整个世界都被它带到时代的风口。无论当时还是以后,只有勇于变革的国家才能走向辉煌。保罗· 肯尼迪以史为鉴,描述五百年间世界大国的起起伏伏试图给读者一个关乎未来世界的明确认知。

这本书内容上并没有脱离传统史观,仍然以军事、经济与政治方面为主,所含范围仍是以欧洲为主的世界。但其内涵却发生了质的变化,作者以大量详实的资料与各种数据描绘了国家动态发展的历程。保罗·肯尼迪由此构造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他在这其中,游刃有余,如剥洋葱般将一个国家成功的原因层层分析开来,最终发现大国兴起的核心动力在于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创新。保罗·肯尼迪并不满足这一成果,他转而去研究大国衰落的原因,他发现,大国兴起之后,固有的国家容量不足以容纳着社会的发展,大国开始无穷止的向外扩张,这导致国家的基础力量受损,由此开始走向衰落。保罗·肯尼迪将时代以工业划分,正是洞悉这一点的体现。

国家的兴衰带动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在保罗·肯尼迪的描述大国发展的笔下,已悄然为读者勾勒出国际权力体系与全球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作者重视国际背景下的权力转换,从西方的崛起到哈布斯堡争霸,由大到小,显示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经济体系;从一战到二战,由小到大,西方政治与经济中心逐步转向了美国,当再展望世界时,却又发现两极世界的铁幕已落下。其中故事层层相套,逻辑细密。

一本历史书最打动人心的是逝去的辉煌,保罗·肯尼迪抓住这一点,以极大的现实使命感叙述这一切。他带领我们向未来展望,这不是预测世界体系,而是对和平的向往。他能告诉我们的是:世界的诸力量中心会在适当的时候脱颖而出,这取决于它们在时间长河中驾驶航船的技能与经验。

解读三:地缘优势成就世界大国 (郑采玲撰稿)

《大国的兴衰》讲述了世界近代史从16世纪至今,大国兴盛衰亡的变化。其中,作者谈到俄罗斯有其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使其成为任何国家,至少是欧洲西部传统强国不可能征服的国家。并且作者指出,18世纪的作家称俄国和美国为“上帝意志选定出来支配半个地球命运的”。现主要析述俄罗斯。

俄罗斯有着其独有的天然地理优势,尽管俄罗斯国家地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其主要城市大多寒冷,不利生产,这点上略逊于美国。但其亦造就了士兵及人民耐寒的优势,并屡在战争中打败不能承受寒冷的拿破仑法国、纳粹德国军队。俄罗斯领土辽阔,是现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即便是希特勒的军队,亦未能攻进莫斯科,更惶论俄罗斯在亚洲的东部大片领土。中西欧虽然是传统列强所在地区,却没有像俄罗斯这样陆地面积大的国家,即便是日不落的英国,其本土亦就是小岛而已,大的是殖民地,地利在于海峡。而这个优势,俄美均有之。所以,地缘优势是大国的根基之一。

因此俄罗斯能够打持久战,是能够和敌国相持抗衡,耗资源的大国家。当拿破仑帝国侵占了许多欧洲小国的时候,其西部战线是在俄罗斯吃了败仗,最终战线从俄国被推回到巴黎。希特勒采取闪电战战术,曾于两星期内消灭波兰,于三个月内使法国溃败,取得法国本土。其西部战线却在俄罗斯受挫,从1941年开始,打到1945年,维持了4年的战争时间。这是只有俄罗斯这样领土面积广阔的大国才能做到的,二战中小国根本耗不起来,无法与这种国家进行持久战争。

俄罗斯的寒冷,不温和的气候,时有的战争,也造就了其凶狠而善于战斗的民族性。在与中西欧帝国的战争中,总能体现到俄罗斯民族的战斗性,从其经典的列宁格勒之役,斯大林格勒之役等著名战役中能看出来。他们与酷爱文艺的中欧国家,儒雅保守的中国等国家不同,长年与自然环境搏斗,造就了其天生就是战斗民族,这一点不仅在其自卫战争,连从其之后的侵略战争,如沙俄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两位大帝,及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对外侵略行动,都能够体现出来。

由于俄美两国的天然地利,使其成为世界近代立国后,至今数百年来从未被陆地战争征服的国家。以至于两国在上世纪二次大战后成为胜利者,取代了传统中西欧列强,变成共同主宰世界的地球霸主“超级大国”。即使是两极世界格局结束后的现在,美国固然是超级大国,俄罗斯还是在世界国际事务上有重要话语权的强国,其甚至可以不顾欧美国家的经济制裁,派兵入侵乌克兰。

解读四:经济决定大国综合地位(李凯波撰稿)

千百年来,众多国家在国际舞台之上异军突起,上演了无数的“逆袭”好戏。一个本是积贫积弱的国家,缘何可以逐鹿天下?究竟是何种原因是导致一个国家成为“大国”即可以在国际政治格局发挥决定性影响力的国家的决定性因素?

保罗·肯尼迪敏锐地注意到了“综合经济力量和生产能力对比的变化与国际系统中各大国的地位有一种因果关系,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换句话说,“经济能力支撑起了一个国家的大国地位”这句话当是不错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力量的根本来源还是经济力量。经济能力应当是分为数量与质量二者的,而且着重点应该是在后者。一个具有落后生产力的多人口国在数量上是不输给大国的,然而其在经济质量即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的落后决定了其不会是一个大国。虽然清朝的小农自然经济可以依靠丝绸、茶叶与陶瓷等农业性产品去吸收西方工业强国的大量资金,在一片太平盛世的假象下苟安。然而其基于鱼与稻的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已经无法与西方基于钢与火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对抗了。换一个角度来看,朝鲜是否算一个大国呢?其表面上的压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军事能力貌似可以将其抬入世界政治中心,赋予其一个大国的地位。但是朝鲜的经济能力决定了朝鲜绝不会是一个大国,因为其军事能力绝不可能有施展的余地,开战意味着其经济的崩溃,摧毁对手是以自己的灭亡为代价的。故朝鲜绝不是一个大国,其强大的军事能力对其的大国地位非但无益还可能十分有害。

故在这里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得出经济是决定一个国家大国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们知道矛盾存在于一切发展的事物中,存在于发展事物中的每一个阶段。当然上述问题也不例外,在大国体系中,我们姑且将矛盾分为经济因素和包括政治、经济等的其他因素。那么看起来经济因素就是这一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了,然而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是可以在一定条件、时期下转化的。当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如法国大革命一举摧毁了旧制度下基于贵族特权的法国公共财政体系,在一定程度下释放了法国的经济潜力。为拿破仑时期法国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

因为经济之于社会还是处于基础地位,故决定着大国地位的因素在大部分时期为经济,但是在上层建筑亟待以变革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时,上层建筑也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事而存,矛盾无处不在。因时而变,矛盾不断发展。主次矛盾之间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此乃万物之根基。当然,也是大国之根基。论大国之根基,如是而已。

解读五:教育乃大国兴起基础 (张海燕撰稿)

19世纪50年代的德国只不过是一批由微不足道的王公统治的微不足道的国家,然而只经过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它已经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而且还在发展。究竟是什么促使了德国的爆炸性经济增长?又是什么培育出欧洲最精锐的军队?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是“教育”!

19世纪的前50年中,普鲁士(此时德国还未统一,普鲁士是当时德国一个王国)是列强中最弱的一个,地理条件不利,毗邻有强国威胁,内部有内政和日耳曼民族内部的问题,而且没有能力在国际事务中起较大的作用。然而普鲁士此时拥有其他大国没有的一点:它的教育制度,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在欧洲是首屈一指的。因此普鲁士公民的文化素质在欧洲最高,行政制度相当有效率,军队和难对付的总参谋部很早就开始研究战略和战术上的改革。问题是由于其内部的政治危机这些潜力一时都还无法利用。一旦抓住机会,一个国民素质整体较高的国家会迅速崛起。克里米亚战争正是这个绝好的机会,欧洲老牌大国由于战争的困扰国力衰退,无暇顾及普鲁士德国。俾斯麦(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趁机统一德国,结束德国分割局面,使德意志帝国跻身为欧洲五强。

由于德国人享有的教育、社会福利和人均收入比欧洲其他各国高出许多,他们的数量和素质都很强。肯尼迪向我们展示出一组数据:意大利陆军1000名新征入伍的士兵有330名文盲,奥匈帝国每1000名中有220名,法国每1000名中有68名,德国1000名中只有1名。因此德国兵团训练有素,可以独立行动和作战,始终准备随时集中到决定性战役的场所。从中得益的不仅是军队,而且还有需要熟练工人的工厂、需要训练有素的工程师的企业、寻找化学师的化验室、招请经理和推销员的公司等等——德国学校制度、技术专科学校和大学都能够提供所有这些人材。

知识的广泛传播促进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德国搭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顺风车,成功地使本国工业迅猛发展。书中提到德国在20世纪新兴的电气、光学仪器和化学产品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西门子和德国通用电气公司两家巨大的企业雇佣了14.2万工人,在欧洲电气制造业中居于支配地位;以拜尔和霍克斯特为首的德国化工企业生产全世界90%的工业染料。当时德国在世界制造业生产所占比重(14.8%)比英国高(13.6%),等于法国(6.1%)的两倍半;还成为了欧洲的发电站。

虽身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迄今为止德国仍是世界强国之一。可见德国的崛起绝非昙花一现,扎实的教育基础为德国的发展带来无穷的动力。这为正在崛起发展的中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示例,故我国应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大教育事业的投资,提高全民素质,这样的中国方能长久的兴盛。

海棠文心|李登:《大国的兴衰》书评

​ 大国的兴衰

​ 对于大国的兴衰的解释有很多,但都大同小异。归根结底,可以这么说:大国兴起,起于经济和科技发达,以及随之而来的军事强盛和对外征战扩张;大国之衰,衰于过于频繁地侵略扩张并造成经济相对衰退落后,导致世界中心的转移。

《大国的兴衰》是一部论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历史的著作。作者保罗·肯尼迪反思五百年来世界各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

​ 与其他的历史学家一样, 肯尼迪反对那种宣扬“经济决定一切” 的唯经济论观点,但是他同样坚定地认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决定性力量。在序言和文章的后记部分,保罗·肯尼迪都写到:“本书的主要论点是,世界上存在一种促进变化的原动力,它主要是受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推动,进而影响着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以及每个国家和帝国的地位。”我们很容易能够发现,各国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速度因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并不一致,致使全球经济的平衡不断地被打破,一些国家崛起的同时又有另一些国家走向衰落,比如开辟了新航路的葡萄牙与西班牙、靠海上贸易称霸一时的荷兰、凭借工业革命崛起的英国,等等,一个衰落,一个崛起,其实本质来说,这就是不平衡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大国兴衰的历史不会停止,而是在这个科学与生产力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转变会变得更快。

英国-葡萄牙-西班牙

​ “在世界事务中,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会一成不变”,这种变化的特征已逐渐表现得愈来愈明显。不过,在国际体系的发展变化中,保罗·肯尼迪认为,一些相对拥有更多的“地理面积,人口和自然资源”国家的实力和地位将显得比较稳定,因为以较多经济资源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可以避免出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在社会历史的转折时期会因一些特殊因素而产生大起大落。

作者在书中用很多的史实,他用史实告诉我们,处于世界经济巅峰的大国之中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是通过扬长避短,追求本国经济特色的方法取得成功的,通过历史记载,我们也不难发现若是一个国家的经济的本质被削弱,则无论这种因素因什么产生,这个国家都不能逃脱衰败的命运。

航海时代

​ 对于世界霸权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在更替,我觉得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二是技术突破和政治方面的变革。例如,公元1500年以后问世的帆动力远洋炮舰和大西洋贸易的繁荣,欧洲各国的收益便有很大不同,一些国家的发展速度比另一些国家快得多,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也有着不愚蠢的统治者,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一度成为海上霸主,荷兰更是成为了世界的贸易中心。同样,后来开发的蒸汽机以及与其紧密相连一些资源,大大增强了一些国家的力量,如英国。一些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在进一步的发展经济的同事,他需要更强的相对应的军事力量,他们便开始扩充军备,保持和供养庞大的陆军和舰队。然而,如果一个国家把它的很大一部分资源不是用于国家更进一步的发展,而是大量军备扩充,纵观历史,该国国力很可能被大大的削弱。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它付出的巨大代价抵消了,如果这个国家正处于相对经济衰退时期,这种困境将变得更加严重。然而,清末,列强们却在中国尝到了甜头,可悲可叹。自16世纪欧洲各国崛起,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和目前的美国等第大国的兴衰史,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以及军事力量之间,其实是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 关于书中的内容,第一章的论述为以后各章做了一些铺垫,先写了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分析明代中国、奥斯曼帝国、俄国、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和中西欧各国这些当时的“权势中心”的长处和弱点。第二章的主要写的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虽然拥有大量资源,但是在多次对外战争中使版图扩展过大,战线拉得过长,然而自己渐渐衰落的经济水平无法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同事,其他欧洲国家在这些长期战争中也损失颇大,但它们依然想哈布斯堡王朝更好地保持了物资资源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平衡。第三章的内容主要是写发生于1660—1815年的大的战争。在这个战争频发的时期,西班牙、荷兰等以前的强国正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5个主要大国脱颖而出,逐渐主宰了18世纪欧洲,并进行了一系列长期的联盟战争,但是这些联盟的成员变化很快。本书最后两章所写的是两极世界时期。这一时期,在经济上、军事上和意识形态上,世界都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两极。两极世界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冷战。美苏这两个属于超级大国的地位,由于出现了核武器及其远程投射系统而似乎又得到了加强。很明显,这一时期的战略格局已完全不同于20世纪初期,更不用说19世纪初了。

​ 其实本书中也不乏中国的身影,如他所说,中国,作为一个中古时期,拥有最强大的经济实力与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大国,中国却是离大国的地位远了很多,最后竟然从天朝上过沦为任由列强侮辱践踏肆意欺凌的弱国、落后之国,其间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作者的观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致使落后的中央集权制度得以保存,而西方思想的解放使得科技大力发展,西欧各国间更是有激烈的竞争并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竞技的机会。作者肯定了对外开放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必要性,中国的闭关锁国则是血的教训。同时,一个国家自身的改革与自我完善其实也是挺重要的,在开放的同时保持本心,坚持适合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在世界竞争极其激烈的今天得到更多的利益。

保守与开放

​ 读了这本书后,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读史,丰富自己的思维,吸取前人的教训,这是我们应做的。